肝硬化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新研究揭示防止脂肪在肥胖小鼠肝脏中过度积
TUhjnbcbe - 2025/5/6 17:38: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俗称脂肪肝,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随着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综合征全球化的流行趋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现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和我国富裕地区慢性肝病的重要病因,普通成人NAFLD患病率10%~30%,其中10%~20%为NASH,后者10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2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除可直接导致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细胞癌和移植肝复发外,还可影响其他慢性肝病的进展,并参与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代谢综合征相关恶性肿瘤、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肝硬化为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的重要因素。为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当代医学领域的新挑战,近期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仍将不断增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脂肪在肝脏中堆积的后果已十分明确确定,但肝脏是否存在一些防御机制,来抵抗脂肪堆积带来的损害仍不清楚。近日,我国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篇标题为:“Srchomology3domainbindingkinase1protectsagainsthepaticsteatosisandinsulinresistancethroughtheNur77fibroblastgrowthfactor21pathway”的文章,揭示了SH3结构域结合激酶(SBK1),在肥胖小鼠肝脏中独有升高。

肥胖患者肝脏代谢紊乱,导致包括脂肪变性和胰岛素抵抗在内的各种健康问题。虽然脂质积累的发病机制已被广泛研究,但其对肝脏中脂质挑战的保护机制尚不清楚。在这里,我们报道了Src同源性3(SH3)结构域结合激酶1(SBK1)是一种新的肝脏脂质代谢和系统胰岛素敏感性调控因子,以应对肥胖。

在高脂饮食(HFD)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和脂肪酸(FA)刺激的肝细胞中发现Sbk1表达增强。鼠肝细胞中SBK1的敲除增加了FA的摄取和脂质积累。同样,肝脏特异性SBK1敲除(Lsko)小鼠在喂食HFD时,比Flox/Flox对照组小鼠表现出更严重的肝骨变性,以及更高的FA摄取和脂肪生成基因表达。hfd喂养的Lsko小鼠也表现出高血糖症状,系统性葡萄糖耐量差,胰岛素敏感性低于Fl/Fl小鼠。另一方面,肝脏Sbk1的过表达减轻了高果糖饮食诱导的小鼠肝骨变性、高脂血症和高血糖。在肝脏sbk1过表达小鼠中也观察到白色脂肪组织褐变。此外,我们发现,在能量过剩条件下,SBK1是肝脏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正调控因子。在机制上,SBK1磷酸化孤立核受体4A1(Nur77)在丝氨酸上,促进肝脏FGF21的表达并抑制脂质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

因此,SBK1是一种通过Nur77-FGF21通路实现的对抗肥胖代谢适应的新型调控因子。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研究揭示防止脂肪在肥胖小鼠肝脏中过度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