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谭谈
我只上过一年初中。一个没有念多少书的人,却学着写起书来,是生活鼓动我拿起笔来的。我的每一个作品,都是在社会生活的摸爬滚打中所悟,所感而写出来的。作品中的人物设计、故事构建,都是在生活中得到启示的。灵感,都是在生活里获得的。我在这些人物关系中、在这些情节起伏里,咀嚼人生,感悟人生。于是我在我的一本书的勒口上,写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一本书,我在书中咀嚼人生。
我是在部队里爱上文学,开始文学起步的。我早期的创作,都是写“兵”的,也都发表在《解放军文艺》等部队报刊上。后来,复员回到煤矿,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文学从“文革中走出来,开始复兴,停了几年笔的我,又拿起笔来了,写自己熟悉的矿山生活,便有了《山道弯弯》、《风雨山中路》、《山野情》等一批反映煤矿生活的中长篇小说。
故乡,是每个人生命的根。也往往是作家创作的富矿。作品是作家对社会生活所认识、所感悟的一种心灵表达。故乡生活是每个有故乡的人最深、最美的生活记忆。因而,故乡的生活,将贯穿作家创作的一生。
作家,作为社会活动中的“一个人,他的社会责任、社会担当,不仅要体现在他创作的作品中,也要体现在他的社会行为里。
△本文作者与曹家村的老少在老农活动中心(辜鹏博摄)
年,我们湖南省组织作家到贫困地区进行扶贫采访。我与几位作家,历时三个月、行程两万里,走访了十四个贫困县,一百多个贫困村。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在湘西一个小山村,看到村里一个青年在看一本书,我拿过来一看,那是本没了封皮、卷了角的杂志。是我们省群艺馆编的《文艺生活》。“这么破的书还在看呀?我问。那青年答:“没有呀!这本书,还是村里一个在长沙打工的人带回来的。”我一下沉默了。想起自己收到许多的杂志社寄给我的杂志,好些没有认真看,崭新的就当废纸卖了。周围许多朋友也有不少重复的闲置的书。何不把它们归拢起来,送到缺书少报的山村里去呢?这年春节,我给全国的作家朋友发了一封倡议信,得到了广大作家的热烈响应。很快就收到南南北北的作家、出版社寄来的近十万册图书……巴金、臧克家还分别挥毫题写了“作家爱心书屋”和“作家爱心书柜“。我们在涟源贫困山村一一田心坪村、郴州三峡移民新村,建立了“作家爱心书屋”,以及在一十四个乡村中学建立了“作家爱心书柜“。这大概是我国最早的农家书屋。这也是中国作家一种社会责任、社会担当的体现。
△本文作者与曹家村的老少在老农活动中心(梅国华摄)
多年来,我在许多城市里,见到这样那样的一些“老干活动中心。这是党和国家对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老干部的关爱。每每这时,我心里就想,那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劳累一生的老农民,也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爱呀!什么时候,我能在养育我的小山村里,为我那些童年的伙伴,今日的老农们建一个活动中心呢?苦于自己没有经济实力,想了二十年,没有动手。眼看自己七十大几了,再不动手,恐怕就会抱憾终身。前年,我终于下了决心,卖掉自己城区的一套房子,拿出了一些积蓄,并四处游说,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建起了涟源市曹家村老农活动中心。为山村的老农们及所有村民们提供了一个休闲、阅读、健身、娱乐的场所。
老农活动中心三大部分:晚晴书屋,汇集了作家们捐赠的一万多册图书。晚晴广场,一千六百多平方米。安有整套的健身器材。在广场麻石护拦上,雕刻了四十多位文艺界、科技界和政界名士的墨迹。以提高山村的文化品位和农民的文化修养。晚晴诗湖。本是一口山塘,修整后,我们在山塘护栏上,雕刻了二十四位诗人描写当地历史人物和名胜风景的诗歌手稿……如今,这个小山村热闹起来了。每当夜幕落下,本村和邻村的大妈大嫂,就汇集在这里唱歌跳舞。雨天,书屋里就聚满了读书的人。
作家要心贴人民,与时代合拍,这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作家的时代担当和社会责任。长江后浪推前浪。我相信,文学的后来者,一定会发扬前辈作家的传统,创造出文学新的辉煌!
[责编:刘瀚潞]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