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以前过年经常写这个对联,喜庆,好听。
我们生活的轨迹,也无非是求福求寿,长生不老,万寿无疆,那都不用提了,整日拼搏,奋斗,为了什么?钱权名利,无非是吃香的喝辣的,衣锦还乡,光耀门楣,说到底就是享福,一个是物质上的福,酒池肉林,珍馐馔玉,绫罗绸缎,高车大马。另一个就是精神上的,人前显贵,颐指气使,高高在上,出相入将,众星捧月。
其实,人的福寿都是定数,如果理想状态下,百岁对于人类,那都远远不是终点,好像有说法,岁比较客观。那么,为什么百岁老人,寥寥无几,甚至说很多人,寿命像“注定”一般,定格在一个青春或者黄金年龄呢?
假如说,福寿,那么,就像守恒定律,非要享的福,那么,就只剩五十的寿。不合理么?不公平么?其实很公平。
那么,结论就来了,清心寡欲,如东海长流水,细水长流,惜福节欲,寿命自然就长了。惜福不单指吃糠咽菜,还有精神上的无欲无求,泰然处之。(当然也有例外,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的颜回,或许也算是意外的抑或是物质极度匮乏的另一个极致案例。)
结合现实,三四十岁,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抑郁成疾睡不着觉,压力大,为什么?你之前做了什么?想必一目了然。
这就有了选择:舒服一把就死?还是选择长寿?估计很多人,选择舒服着还长寿,这就是想多了。这就犯了佛家贪嗔痴的贪念。
道德经里对这个解释的就比较透。口腹之欲,难得之货,甚欲必大费。享受大了,寿命就减了。
归根结底,其实应该是:你命由你不由天。别把责任推给老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我们算哪根葱?老天能记得你[捂脸]想多了。寿,还是福,还得自己选。
还有一种状态:往往是,你惜福了,知足常乐,反而会福满满,寿绵绵。
惜福。多么简单的智慧。如何做?如何选?在个人。